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2-16
共益债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其是否存在以及是否需要清偿应由债权人自行决定。共益债权与其他债权之间的清偿优先性是对共益债权人的特殊保护,但并不改变其作为债权的本质。从本质上来看,共益债权仍然是债权人的私权,其处理方式完全取决于债权人自身的决定。也就是说,共益债权的存在与否以及是否需要申报都是由债权人来确定的,即使存在共益债权,债权人仍然有权选择放弃。
破产法规定劳动债权由管理人进行调查后直接确认,这是因为劳动债权在企业的记录中有完备的记载,容易进行调查并确定债权人和债权数额。破产费用包括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管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等,这些费用必须先行支出才能继续进行破产程序,其数额是明确的。
然而,对于共益债权而言,如果债权人未申报,管理人并不会自动认定债务人应承担共益债务,因为所谓已知债权是指债务人账面上记载的债权。有时候,债务人可能认为某个合同已履行完毕,其财务资料并无显示对外存在债务,或者认为并不存在无因管理、财产致人损害等情形,从而不存在无因管理债或侵权债等债务。另外,即使管理人意识到共益债务存在争议,有时也难以确定共益债务的数额。例如,在某案件中,管理人没有交付租赁物,应返还的租金也许能够认定,但是否应该赔偿损失却难以确定。因此,共益债权与劳动债权、破产费用不可相提并论,共益债权缺乏后者的确定性。不能因为共益债权需要优先保护,就认为该债权可以由管理人直接确认。换言之,优先清偿的法律政策与债权确认程序的规定不可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