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告破产后怎么办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0-23
一般来说,如果是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或者是债务人不能清偿的债务必须是已到清偿期限的法律上是允许宣布破产的。那么宣告破产之后需要执行什么程序呢?关于宣告破产的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会在下面为您详细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宣告破产后的清算程序
法定清算
法定清算是按照企业法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进行的清算方式。法定清算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只能采用法定清算方式。这是因为作为综合公司,股东仅对公司债权人负有有限责任,股东之间缺乏信任关系。如果采用任意清算方式,股权人的利益可能无法得到保护。根据企业在宣告解散或破产时的财务状况不同,法定清算可分为普通清算和特别清算两类。
普通清算
普通清算,也称为不停止支付清算,主要适用于合营企业因经营期限届满等原因而解散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普通清算时,企业的财务状况并不困难,不仅具备充分的偿债能力,还有可能分配剩余财产。普通清算的特点是,清算事务主要由公司和清算机构按照法律规定的一般程序进行,法院和企业债权人不直接干预。
特别清算
当企业因资不抵债宣告破产或在普通清算过程中出现明显障碍时,只能通过法院实施特别清算。特别清算,也称为停止支付清算,是指企业因宣告破产或财务状况恶化而被迫解散引起的清算。此时,企业往往负债累累,无法进行普通清算。
企业清算程序
企业清算的主要程序包括:
- 企业宣告解散或破产后,应立即成立清算机构。
- 清算机构成立后,应对企业的财产、物资、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查,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目录,提出财产评估和计算依据,制定清算方案,具体处理企业未了结的业务、收取企业债权、向股东收取已认缴但未缴纳的股金、处理纳税事宜、偿还企业债务以及处置剩余财产。
- 企业的清算工作结束后,清算机构应提出清算结束报告,并提交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后,报送原审批机构,并向原登记管理机构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缴销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