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2-25
汇票作为支付工具和结算工具,具有流通性。根据票据法的规定,除上述记载不得转让的汇票外,还有以下三种情况下,汇票持有人不得背书转让其持有的汇票。
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或法定提示承兑期限内,应向汇票所记载的付款人要求承诺付款。通常情况下,付款人会承诺付款,表示对该汇票作出承兑。然而,如果付款人不承兑,持票人将无法行使付款请求权。在这种情况下,持票人不得将得不到承兑的汇票再背书转让给他人。否则,新的被背书人因未能获得付款人的承诺而引发新的票据纠纷。
见票即付的汇票无需在取得承兑后才向付款人请求付款,可以在法定期限内随时提示付款。如果付款人按照票据金额足额付款,则票据权利得以实现,票据关系终止。然而,如果付款人拒绝付款,持票人应向其前手行使追索权。如果持票人将已被拒绝付款的汇票再背书转让,后手仍无法获得付款,从而引发票据纠纷。因此,已被拒绝付款的汇票不得背书转让。
根据票据法规定,见票即付的汇票应在出票日起一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或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其持票人应在到期日起十日内向承兑人提示付款。如果持票人超过法定付款提示期限,将对付款人和出票人造成损失,持票人应承担相应责任。如果持票人将超过付款提示期限的汇票背书转让给他人,将导致被背书人与承兑人或付款人之间的票据纠纷。因此,超过付款提示期限的汇票不得再行背书转让。
如果持票人背书转让上述不得转让的汇票,将承担由此产生的汇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