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0-19

 
90251
公司行为能力是指公司通过自己的行为独立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人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与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相比,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具有以下几个区别:

一、产生和消灭的时间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自成立时产生,至终止时消灭。而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必须具备一定的年龄和精神状态才能取得。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除精神病患者外,年满18周岁的公民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0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公民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满10周岁的公民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二、与民事权利能力的一致性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其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总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法人必须在法律、法令规定的或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承担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义务。如果法人的民事行为超出其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该行为无效,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相比之下,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并不是与其民事权利能力同时产生,其范围也可能不相一致。

三、实施方式

由于法人是一种社会组织,组织本身不可能实施民事行为,所以,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通过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代理人的行为来实现的。而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则通过自身的行为即可实现。

延伸阅读
  1. 公司法如何保护小股东的合法权利
  2. 公司法人或股东年龄有法律规定限制吗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4. 委托合同终止的法定条件
  5. 连带债务执行的注意事项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如何确认干部身份
  2. 书记员的司法行政地位
  3.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4. 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
  5. 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
  6. 民事经济追溯期限
  7. 最新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