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0-28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裁决书应当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对于案情复杂的情况,可以延长期限但不得超过十五日。如果超过规定的时间仲裁庭未作出裁决,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审理过程中,如果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仲裁庭可以就该部分事实先行作出裁决。
根据法律规定,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交给受送达人。如果受送达人是公民,则应当本人签收,如果本人不在,可以由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如果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则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指定的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如果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则可以交给代理人签收;如果受送达人已经指定代收人,则可以交给代收人签收。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即为送达日期。
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当事人对除一裁终局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在期限内未提起诉讼,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根据上述规定,一裁终局案件的仲裁裁决自作出之日起立即生效,而非一裁终局案件的裁决书生效的唯一条件是当事人未在期限内提起诉讼。
根据实践经验,大部分涉及用人单位的仲裁案件都是非一裁终局案件。因此,用人单位在收到仲裁裁决书后,可以在起诉期限内充分考虑是否提起诉讼,而无需急于履行未生效的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