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外人执行异议起诉是如何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异议法律知识

案外人执行异议起诉是如何的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0-05-25

 
86483
对法院在民事案件的执行不满意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执行异议。不仅当事人可以申请执行异议,案外人如果符合条件的,也可以对执行异议进行诉讼。那么案外人执行异议起诉是如何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案外人执行异议起诉是如何的

第二百二十七条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因此,即案外人对裁定驳回执行异议不服的,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法院对再审请求逾期未作裁定或者驳回再审的,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

根据《民诉法》第227条的规定,案外人对执行异议裁定不服有两种救济途径:

其一,执行法院经审查,裁定驳回案外人执行异议后,案外人不仅对执行裁定不服,还认为作为执行依据的判决、裁定本身也有错误。此时,案外人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申请法院再审,以最终确定该标的物的归属。

其二,案外人如果对执行法院将其认为执行标的是自己的财产,而对执行提出异议,但对原判决、裁定无异议的,在该案外人异议被驳回的情况下,案外人可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另行提起诉讼,要求确认该执行标的物属案外人所有,来排除执行法院对该标的物的强制执行。这个叫做“确权之诉”。

案外人执行异议的审查程序

审查案外人提出的执行异议,由于涉及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案外人各方的实体和程序利益,应当明确和完善审查的程序,给各方当事人都提供充分举证和陈述自己主张的机会。以C市W区法院为例,在几年间对案外人异议的审查程序工作中,已经总结出了一套审查程序,并且形成了内部的工作制度加以规范,其主要内容是对案外人执行异议举行由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案外人各方均参与的听证会制度。该听证会制度类似于开庭审理,在听证前向当事人送达案外人执行异议申请书、听证传票、听证的权利义务通知书(包含举证通知),并且预留一定的举证期间,听证由审判人员组织并参照庭审程序进行。

听证结束后,依照审查结果制作民事裁定书,说明裁决的理由和结果。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对案外人执行异议的裁定书,当事人接触较少,办案人员应当更多地做好裁后的释明工作,笔者建议,参照民事一审判决书最后对上诉权所做的说明,在裁定书的尾部说明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救济途径,特别是对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期间和受诉法院,便于当事人正确有效地行使自己的诉权。

延伸阅读
  1. 执行异议的规定
  2. 民事诉讼中执行异议的时效规定
  3. 执行和解后是否需要缴纳执行费用?
  4. 执行异议的处理方法
  5. 被执行人的执行异议权利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工资强制执行的处理方法
  2. 销售未遂的行政处罚程序及原则
  3. 房屋拍卖的法律程序
  4. 经济适用房法院的拍卖限制
  5. 什么是强制执行
  6. 诉讼保全的方式及申请程序
  7. 执行庭案件审批的时限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