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1-07
执行和解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就执行根据所确定的给付义务的履行进行自愿平等协商,达成协议而结束执行程序的活动或制度。
执行和解必须出自于双方当事人的自愿。双方当事人应自愿参与和解协商,没有任何强制或威胁的因素。
和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背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禁止性规定,不得有损于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和解协议应符合法律的规定,并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和解协议一般应采用书面形式。为确保和解协议的有效性和证明其真实性,双方当事人应将和解协议书面化,并在协议上签名或盖章。
执行异议是指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不同意见,主张实体权利的行为。
有权提出执行异议的主体必须是案外人,而不能是当事人。执行申请人和被申请执行人对法院执行的意见不属于执行异议。
案外人必须对执行标的主张自己的权利,而不仅仅是对法院执行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
执行异议必须在执行程序结束之前提出。如果执行程序已经结束,案外人再提异议属于新的争议,应通过新的诉讼程序解决。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执行异议的提出必须满足上述三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