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2-23
设立简易程序的目的是在确保司法公正的基础上提高诉讼效益,并使司法资源投入得到合理的配置。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刑事简易程序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适用量刑范围相对较宽,未赋予被告人刑事简易程序的选择权,纠问式色彩浓重,被告人在简易审判过程中难以获得律师帮助等。
简易程序是指通过对刑事诉讼程序的一些环节、步骤加以不同程度的简化,从而使案件得到快速处理的特定程序。简易程序相对于普通程序而言,若从诉讼过程的角度来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简易侦查程序、简易起诉程序、简易审判程序、简易救济程序等。而一般所说的简易程序主要指简易审判程序。
设立简易程序是为了提高诉讼效益,降低刑事诉讼中的经济成本而采取的必要步骤。除了提高诉讼效益外,简易程序还具有一些特有功能。通过确保刑事诉讼中的司法资源合理配置,简易程序可以为普通诉讼朝着正当化方向改革的努力提供成功的基础。
为了减少司法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设立简易程序在普通诉讼程序之外显得十分必要。通过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繁简分离,刑事案件可以在进入法庭正式审判之前进行必要的分流。对于那些重大、复杂、被告人期待获得较为完善程序保障的案件,采用正规、繁琐而且保障程度较高的程序来处理;而对于那些情节简单、事实清楚、被告人自愿放弃程序性保障的案件,则适用简易程序以提高诉讼效益。
从一些国家的刑事立法的发展情况来看,简易程序在适用范围上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这种刑事程序的繁简分离设计旨在为合理配置司法资源解决公正与效益之间的价值冲突。这也是简易程序存在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