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对管辖权异议案件的审查范围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管辖 > 民事管辖权异议法律知识

法院对管辖权异议案件的审查范围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1-26

 
83299

管辖权异议审查范围的争议

我国对管辖权异议的审查采取行政化的模式,这引起了关于管辖权异议审查范围的争议。目前,理论界存在三种观点:形式审理、实体审理和折衷观点。

形式审理观点

形式审理观点认为,只能对管辖权异议进行形式审理。管辖权是由案件的纠纷性质决定的,而纠纷性质的界定与案件内容有关。仅仅通过表面审查很难保证准确性。然而,行政化的审查模式缺乏开庭审理和听证的机会,使得法院只能依据异议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对实体进行审理会被认为是未审先裁,违反了诉讼程序。

实体审理观点

实体审理观点认为,应当对管辖权异议进行实体审理。对于简单的案件,形式审理足以判断纠纷性质。然而,对于复杂的案件,仅进行形式审理是不够的。例如,在经济纠纷案件中,合同名称与合同确定的权利义务可能不一致。在审查异议时,法官面临两难的境地。如果不对合同权利义务进行审查,很难确定合同性质。但是,一旦依合同权利义务确定合同性质,又会被认为违反程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当合同名称与内容不一致时,应当以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内容确定合同性质。因此,最高院的意见倾向于可以对实体进行审查。然而,从理论上讲,管辖异议是程序问题,对实体问题的审理会提前进入开庭审理阶段,违背了审判过程的公正性。

折衷观点

折衷观点认为,管辖权异议的审查应以形式审理为主,实体审理为辅。然而,这种观点并没有明确界定形式审理和实体审理的比例。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形式审理和实体审理之间的矛盾,但仍然存在争议。

附带诉讼模式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管辖权异议审查中的矛盾,可以采取附带诉讼模式。在开庭审理管辖权异议问题时,双方当事人参与其中,按照一般程序进行调查辩论,并对与管辖权相关的实体问题进行质证认定。通过实体内容推定管辖,既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又可以防止前后对同一问题认定不一致的情况,使诉讼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

延伸阅读
  1. 法院管辖权的异议及处理方式
  2. 案件:网络购物协议管辖条款的案件
  3. 地域管辖及其异议的处理程序
  4. 管辖权异议的实质审查
  5. 申请支付令是否受合同约定管辖法院

民事诉讼管辖热门知识

  1. 网购纠纷的管辖权确定方式
  2. 治安案件的跨地域抓捕问题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铁路运输法院案件管辖范围的若干规定
  4. 管辖异议的交费问题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
  6. 级别管辖的概念及依据是什么
  7. 对于管辖不明确的刑事案件如何解决
民事诉讼管辖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