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当以该法人不在注册地经营为由予以移送管辖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管辖 > 民事移送管辖法律知识

不应当以该法人不在注册地经营为由予以移送管辖吗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0-03

 
82929
各级各类法院都有自己相应的管辖权,有的案件只能在某个法院进行审理。而在一些案件中,企业的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并不一致,那么不应当以该法人不在注册地经营为由予以移送管辖吗?在法律上有没有相关规定?现在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异地经营背景下法人住所地管辖的确定

一、实践难题:法人住所地以主要经营地或注册登记地为准理解不一

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法人的登记注册地址与实际主要经营地或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不一致的情况,这引发了关于法人住所地管辖权的争议。这种现象一方面导致诉讼进程的拖延,浪费了司法资源,另一方面还妨碍了当事人行使诉权,给不遵守法律规定的不诚信方提供了可乘之机,损害了对方当事人的利益。因此,为了维护公示公信原则,保护原告诉权和方便法院管辖,建议统一明确以法人注册登记的住所地为确定诉讼管辖的依据。

二、法人的迁徙自由权及住所地管辖之争剖析

(一)法人迁徙自由权的有限性法人作为具有法律人格的主体,享有与自然人平等的权利能力。虽然法人也应享有迁徙自由权,但受到一些限制。例如,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公司设立时应有住所,并在营业执照上注明,若住所发生变更,应办理变更登记。因此,对于未及时办理变更登记的法人,应承担由此引发的不利后果。(二)法人住所地管辖争议分析关于法人住所的确定方法,各国的规定不尽相同。我国《公司法》规定以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法人的住所,而《民诉法实施意见》规定以主要营业地或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准。这导致了法律体系内部关于法人住所的确定标准相互冲突,并且一个法人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住所,这使得法律适用缺乏统一性。

三、对策建议:应以登记注册地确定为法人住所地

为解决法人住所管辖问题,建议统一明确以法人注册登记的住所地为确定诉讼管辖的依据。首先,这样做可以维护公示公信原则,保护原告诉权和方便法院管辖。法律规定了法人住所的登记事项,未办理变更登记的法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原告选择以工商登记的住所地来确定管辖法院,有利于保护原告的诉权和法院确定管辖权。其次,这样做可以发挥司法审判的积极导向作用。法院可以通过确定以工商登记的住所地为管辖权的方式,促使法人在变更住所地时及时进行变更登记,维护工商登记公示、公信的效力,保障交易安全。最后,建议在法律文书的规范统一方面加以改进,以确保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和司法公信力的建设。通过以上对策建议的实施,可以解决法人住所地管辖争议的问题,维护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减少诉讼纠纷,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
延伸阅读
  1. 改制为发起设立的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2. 保险人的定义和责任
  3. 公司设立需要遵循什么条件
  4. 公司注册有要求吗
  5. 成都外资公司注册资料办理流程

民事诉讼管辖热门知识

  1. 公安局地域管辖范围
  2. 刑事案件的特殊管辖及其适用范围
  3. 国家管辖权冲突的协调与避免纷争
  4. 可以指定管辖的情形有哪些
  5. 人身检查在法律中的应用
  6. 一、基层法院的管辖范围
  7. 移送管辖及其适用条件
民事诉讼管辖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网站用户注册协议书范本
  2. 餐饮投资合同/协议范本
  3. 有限公司修改章程范本
  4. 餐饮行业公司章程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