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0-09
审查逮捕环节是不需要指定管辖的。
审查逮捕作为人民检察院的专属职权,有其特定的管辖原则,并不受上级侦查机关的立案指定管辖约束。审查逮捕的管辖权不仅要与立案管辖相衔接,还要与审判管辖相对应,即要注重立、侦、捕、诉、判五大环节的有机统一。
从职能上看,检察机关在捕、诉环节都要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合法性进行监督。有些立案环节指定管辖的案件可能存在“人情案”、“插手经济纠纷”和“打击报复”的嫌疑,指定管辖程序本身就存在违法问题,因此应当纳入检察机关的监督视野。
如果捕诉环节仅仅是被指定立案侦查机关与同级检察机关之间的“被动受理”,上级检察机关不知情、不指定,对于下级检察机关作出的不(予)批准逮捕和不起诉决定的复议、复核等救济程序也会出现不顺畅的情况。因此,审查批捕环节和审查起诉环节的指定管辖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所述,审查逮捕环节是不需要指定管辖的。
指定管辖是指上级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对某一案件行使管辖权。指定管辖的实质是法律赋予上级人民法院在特殊情况下有权变更和确定案件管辖法院,以适应审判实践的需要,保证案件及时正确地裁判。
管辖权异议是指当事人认为受诉法院或受诉法院向其移送案件的法院对案件无管辖权时,向受诉法院或受移送案件的法院提出的不服管辖的意见或主张。
首先,指定管辖是上级法院依职权指定其下级法院对某一案件实行审理,实质是法律赋予上级法院在特殊情况下有权变更和确定管辖法院,以适应审判实践的需要,保证案件及时正确的裁判。下级法院应当服从指定管辖,但当事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表示接受或提出异议。
其次,允许当事人对指定管辖提出异议是程序公正的体现。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应得到充分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在诉讼中维护自己的程序权利,进而保护实体权利。此外,上级法院在指定管辖时可能没有听取被告的意见,所做的指定裁定也可能存在不合理之处。允许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可以给上级法院一个纠正的机会,避免让被告产生合理性怀疑。
对于指定管辖的案件,我国民诉法并未规定当事人是否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当事人在提出管辖权异议时,应向接受指定的法院提出,如果异议不成立,则裁定驳回,当事人可提起上诉。如果异议成立,接受指定的法院则不能改变上级法院作出的指定管辖,而应报请上级法院裁定是否变更指定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