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2-20
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应当运用法律工具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下面详细介绍了工伤处理的流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如果用人单位不主动提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在事故发生后的一年内申请认定工伤,并享受工伤待遇。
申请时间:事故发生后的30天内,如果用人单位不提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必须保持警惕,防止对方恶意拖延时间。申请越早越好,这有利于及时进行调查取证,有利于工伤职工及时享受相关待遇。
调查取证和认定工伤: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工伤报告和申请后,一般会在60天内作出是否认定工伤的结论,并以书面形式通知。调查取证的材料应包括有关问题的核实笔录、医院或医疗机构对工伤和职业病的诊断书及相关资料、工伤申请和现场调查情况等。
工伤争议处理:对于两种不同的争议,应采取不同的程序。一是当用人单位不同意工伤职工的要求时,职工或其亲属应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论不服的,双方当事人应向法院上诉。二是企业或职工对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定工伤或确认支付待遇的决定不服的,应向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结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报告工伤和职业病情况,不得隐瞒和漏报。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用人单位由于未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或为避免上级处罚而私下与职工调解赔偿事宜,甚至有些无视受害职工的索赔请求,人为制造索赔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