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伤残鉴定的申请条件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18
如果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用人单位是需要对劳动者的人身安全负责的。有的工作可能比较危险,劳动者可能会遭遇意外伤害,这属于工伤,用人单位是需要负责的。那么,工伤伤残鉴定的申请条件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工伤伤残鉴定的申请条件
根据法律规定,工伤伤残鉴定的申请条件并未明确规定。只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并遭遇意外伤害,即可申请工伤伤残鉴定。
工伤伤残鉴定的申请步骤
步骤一:领取申请认定表
首先,申请人需前往所在地的(市)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障科领取工伤申请认定表。填写表格时,需要确保所在企业盖章同意进行工伤鉴定。
步骤二: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对于因工伤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情况,申请人应根据以下规定的期限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 如果在医疗终结前已经作出工伤认定,申请人应在医疗终结后三十日内提出申请;
- 如果在医疗终结后作出工伤认定,申请人应在作出工伤认定后三十日内提出申请;
- 如果申请旧伤复发鉴定,申请人应在病情发生后治疗终结前提出。
步骤三:申请其他鉴定
对于申请因病致残或非因工致残的等级评定和其他鉴定的情况,申请人应按照相关规定的时限提出申请。
步骤四: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一年后,如果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可以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步骤五:申请条件
对于被鉴定人或其近亲属提出申请的情况,被鉴定人应已满最短工伤医疗期且病情相对稳定。对于用人单位单独申请的情况,被鉴定人应已满最长工伤医疗期且病情相对稳定。
步骤六:严重受伤的申请途径
对于受伤严重的情况,还可以通过社会保障科的介绍,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伤残鉴定。根据工伤鉴定结果,伤者可以获得因工伤引起的相关损失补偿。
工伤伤残待遇标准
等级1-4: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对于等级1-4的工伤伤残,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申请人应保留劳动关系并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受伤前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的18-24个月,由社保支付;
- 伤残津贴:按月支付,根据受伤前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的75%-90%,由社保支付,直到退休。
等级5-6: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对于等级5-6的工伤伤残,即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申请人享受以下待遇: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受伤前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的14-16个月,由社保支付;
- 伤残津贴:如果单位无法安排工作,有两种解决办法:
- 按月支付:根据受伤前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的60%-70%,由单位支付,直到退休;
- 解除劳动关系:经申请人提出,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见省市规定。
等级7-10: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对于等级7-10的工伤伤残,即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申请人享受以下待遇: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受伤前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的6-12个月,由社保支付;
- 解除劳动合同:合同期满终止或申请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见省市规定。
因工死亡的待遇
对于因工死亡的情况,申请人享受以下待遇:
- 丧葬补助金:根据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个月,由社保支付;
- 供养亲属抚恤金;
-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根据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48-60个月,由社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