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9-26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公司以丢货为由不发工资是不正确的。如果丢货是由劳动者本人原因导致的,公司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赔偿款可以从劳动者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如果扣除后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公司应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如果公司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劳动者应保存好劳动合同、工资表、工作证、考勤表等证明劳动关系的文件,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可以与公司主要负责人协商解决问题。如果劳动者有责任导致丢货,公司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如果劳动者没有责任,公司不得要求劳动者赔偿损失。同时,劳动者可以要求公司发放工资。
劳动者应先与公司友好协商解决问题,避免激化矛盾。如果公司坚持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以公司不发工资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选择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寻求法律支持。
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劳动者应注意时效问题,及时采取行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如果公司连续几个月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劳动者应通过正常的渠道,与公司主要负责人进行沟通协商,了解拖欠或不发工资的原因,并选择合理的方法处理。要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妥善处理。
如果与公司主要负责人的沟通协商不成功,劳动者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维权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搜集或保留能够证明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作牌、工资卡、考勤记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