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维权申诉时效为60天 防过期作废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诉讼法律知识

劳动维权申诉时效为60天 防过期作废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1-23

 
76858

劳动者权益保护中的申诉时效问题

近日,上海市劳动保障部门向广大劳动者发出提醒,强调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可忽视法定的60天申诉时效。否则,可能导致申诉过期作废,从而影响到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根据数据显示,2005年,上海超过10%的劳动争议因超过法定申诉时效而无法受理。专家指出,这一现象不仅在上海,也在其他地区普遍存在。由于各种原因,劳动者常常未能及时提起申诉,直到决定诉诸法律时,才发现已经超过法定时效,从而失去了维权的机会。

两种导致劳动维权过期作废的情形

根据上海市仲裁委员会的信息,劳动维权出现过期作废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许多国内劳动者不知道劳动争议申请仲裁应在60天内提起,直到意识到时已经为时已晚;二是部分劳动者离开原单位到新单位工作后,发现原单位未按时或足额缴纳社保费,虽然有些疑惑,但却没有及时提出申诉。

劳动法规定的申诉时效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出仲裁。根据解释,“应当”指的是劳动者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例如,单位未支付劳动者工资或加班工资、未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况,劳动者从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应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仲裁。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只能在离开单位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那么也必须在离开单位之日起的60天内提出申请。

及时申诉的重要性

为此,专家提醒广大劳动者,包括城市建筑农民工在内,一旦发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应及时举报和申诉,切忌明知用人单位“欠薪欠保”,却选择“追薪拖到年关”。这种不明智的做法很可能导致劳动者吃亏。

此外,专家还提醒,有些劳动者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即使超过时效,仲裁委员会不受理,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他们并不了解的是,此时劳动者只能获得诉权而非胜诉权。法院很可能因为超过申诉时效而驳回诉讼请求。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劳动者的权益确实受到侵害,也可能无法得到法律的有力支持。

延伸阅读
  1. 劳动合同变更不同意的申请赔偿程序
  2. 公司变更原有职工的法律维权方式
  3. 学法懂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假如中介口头承诺给介绍费,但是不给介绍费怎么办
  5. 劳动者被辞退的维权方式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公司对员工岗位调动的合法性
  2. 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
  3.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权力与职责
  4. 差旅费是否属于劳动纠纷
  5. 用法律专业术语重新改写或者扩写的文章
  6. 工伤争议的调解机构
  7.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和机构?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