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辞退不去上班算擅自离职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解除劳动关系法律知识

口头辞退不去上班算擅自离职吗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0-05-25

 
74538
员工被单位口头辞退之后,觉得非常没面子,也觉得单位领导口头辞退是真的,于是第二天就没有去上班了。人事部在知道员工没有来上班之后,就打算以该员工擅自离职进行处理,不知道这么做是否正确。听一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的详细讲解。

口头辞退不去上班算擅自离职吗

1、如果用人单位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第三十八条情形,劳动者书面通知了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即可,不算自离;

2、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第三十八条情形,那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或者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员工提前三日通知劳动者,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如果有劳动争议的可以在离开用人单位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仲裁。参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延伸阅读
  1. 公司合并的好处有哪些呢.
  2. 公司搬迁让转岗不去的有补偿吗
  3. 交通事故工伤的法律认定和待遇问题
  4. 创业公司团队股权怎么分配
  5. 上班摔伤的赔偿问题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发放工资记录确认劳动关系
  2. 包工头签订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3.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及手续
  4. 劳动关系转移及经济补偿
  5. 农民工维权:合法途径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6. 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
  7.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