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原则性规定看所谓的内幕交易行为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反不正当竞争法法规法律知识

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原则性规定看所谓的内幕交易行为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0-05-25

 
71367

摘要:本文从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原则性规定和借用美国谢尔曼法的规定阐述在反倾销诉讼中与投诉方进行合谋损害其他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行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对此行为的行政及司法上的责任承担作了探讨和一些设想,突出商务部针对国际贸易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作用。关键词:内幕交易、不正当竞争行为、域外效力2003年5月2日原告方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递交起诉书2003年5月1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决定是否接受起诉书2003年5月1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裁结果,如初裁为这些彩电的进口未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则本案结束,反之案件提交之至美国商务部继续审理。初裁后一个月内美国商务部到中国实地调查初裁后15至135天如果倾销幅度在2%以上,本案继续由美国贸易委员会审理2003年10月12日左右美国商务部作出倾销成立的初裁2003年10月25日美再次推迟彩电倾销裁决初裁日将推到11月21日2004年3月22日中美彩电争端处于关键时期中国企业发出应诉倡议书2004年4月14日美国商务部终裁中国彩电反倾销案倾销幅度降低2004年5月1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终裁投票,认定中国企业对美倾销成立——引自新浪网以上是采自新浪网的有关中国彩电对美倾销案的进程回顾。中国对美彩电倾销案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商务部的裁决之所以受到媒介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我想正是“反倾销”这一词汇在当代中国有着极高的敏感性。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强大,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随之增强,中国企业也就上了国际上各个国家和经济体的黑名单。近年来,我国的企业也从最开始消极应对的惨痛代价中积累了应对反倾销指控的策略和经验。这次肇始于2003年5月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华的彩电倾销诉讼,中国的彩电业的大企业们纷纷积极应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协会牵头积极应诉,所以国内对这次反倾销案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期望。但是这场反倾销案件却是在中国人的黯然中落下了大幕。然而就在这时又爆出“内幕交易”才是最终导致败诉的原因。一时之间群情激愤,有人说要揪出内鬼,有人说要打倒汉奸。也有权威人士说,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无论是否真的存在这种内幕交易行为,但在现实中却的确有这种可能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道德上的谴责,同行的责骂,名誉的丧失,这些都似乎起到了惩戒的作用,但是本文想要说明的正是对于这种行为仅仅一句不道德是远远不够的,它更是法律上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讲就是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延伸阅读
  1. 加盟机构虚假宣传的处罚措施
  2. 竞争反不正当竞争市场经济
  3. 不正当低价销售的法律分析
  4. 如何办理域名过户?
  5. 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的法律分析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热门知识

  1. 著作权侵权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
  2. 法律属性的不同
  3. 如何举报微商虚假宣传行为
  4. 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
  5. 反垄断法中知识产权滥用的条款
  6. 医生商业贿赂怎么量刑
  7. 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怎么处罚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适用高管—竞业限制协议范本
  2. 游戏公司保密协议范本
  3. 游戏开发保密协议范本
  4. 广告公司保密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