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罪中从犯如何处理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法律知识

传销罪中从犯如何处理的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3-10-05

 
70975
依据《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组织、领导传销的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而传销行为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主要的影响是破坏市场经济的秩序,那么传销罪中从犯如何处理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传销罪中从犯的处理方式

根据我国《刑法》第27条的规定,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犯罪行为。从犯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属于从属于主犯,而在作用上起次要或辅助的作用。

从犯的处罚原则

我国《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一规定是基于从犯相对于主犯而言,无论是主观恶性还是客观危害,都要轻一些的考虑。因此,我国《刑法》对于从犯的处罚原则具有科学的依据。

然而,并不是说所有的从犯都会比主犯受到轻罚。因为主犯可能具有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节,例如自首;而当从犯没有这样的情节时,就不应该随主犯的处罚减轻而减轻处罚。另外,从犯也可能具有从重处罚的情节,例如累犯,此时主犯也不会因从犯具有从重处罚情节而受到从重处罚。

如何认定从犯

认定从犯是相对于主犯而言的。要认定一个人是否为从犯,需要具体分析判断其在共同犯罪活动中的地位、参与程度、罪行大小以及对危害结果的作用等方面。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通常是指直接参与了实施犯罪行为,但在共同犯罪活动中起次要作用;在犯罪集团中,听命于首要分子,参与了某些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参与实施了一部分犯罪活动,但不起主要作用的,一般属于从犯。例如,参与盗窃时望风放哨。次要的实行犯罪行为通常较轻,情节不严重,没有直接造成严重后果。

而起辅助作用指为共同犯罪行为事先提供方便、创造有利条件、排除障碍等。例如,提供犯罪工具。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相关规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的,既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本罪的犯罪对象通常是公民个人财产,特别是货币。传销活动常伴随偷税漏税、哄抬物价等现象,涉及多个社会关系和法律客体。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组织、从事传销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但并非所有的传销行为都构成犯罪,一般情况下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行政处罚。只有传销行为的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才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外,还需要区分传销罪与直销活动中的违规行为。夸大直销员收入、产品功效等欺骗、误导行为在直销行为中出现时,应由直销监管部门处以行政处罚,而不应视为传销罪。对于情节严重的认定,应综合考虑传销涉案金额、传销发展人员数量、传销使用的手段以及传销造成的影响等多个因素。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本罪主要追究传销活动的组织策划者,即多次介绍、诱骗、胁迫他人加入传销组织的积极参与者。一般参加者则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实施传销行为违反国家法规,但为了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仍然实施这种行为,并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希望和积极追求的态度。

延伸阅读
  1. 共同犯罪主犯是否必须逮捕
  2. 套路贷共同犯罪的认定
  3. 滥用职权罪的共同犯罪性质
  4. 我国单位是否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5. 帮助犯和从犯的区别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热门知识

  1. 有奖销售的含义和本质
  2. 胁从犯的特征及法律责任
  3. 河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4.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
  5. 不正当竞争是否以竞争关系为前提?
  6.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
  7. 商场虚假宣传导致损失,如何要求赔偿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