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垄断行为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垄断法 > 垄断行为法律知识

怎么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垄断行为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3-09-13

 
70701
垄断是不好的事情,对于市场的秩序平衡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实际中我们有可能遇到一些垄断行为,那么应该怎么进行判断呢?这是大家要了解清楚的问题,才能知道这方面的规定。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确定垄断行为的构成

垄断行为是指违反竞争法规定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扩大自身的经济规模或者获得有利的经济地位。

根据《反垄断法》第3条的规定,垄断行为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垄断协议:指企业之间达成的限制竞争的协议,如价格垄断、地域垄断等。

2、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利用其地位进行限制竞争的行为,如价格倾斜、拒绝交易等。

3、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指企业之间的合并、收购等行为可能导致排除或限制竞争的效果。

4、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指政府部门或者行政机关利用行政权力对市场进行干预,导致排除或限制竞争。

根据当前经济生活的实际状况,垄断行为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行政垄断:指政府职能部门利用其权力进行地区封锁或强制交易,迫使消费者购买指定的商品。这种垄断行为目前备受争议。

2、行业垄断:指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实施的强制交易或限制竞争行为。在铁路、邮政、水电、石油、电信、航空和金融等服务性领域,这种垄断行为广泛存在。

3、经济性垄断:指自由竞争企业出现的垄断行为。在一些竞争性的产业中,如彩电等领域,也开始出现这种垄断行为。

延伸阅读
  1. 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和措施
  2. 垄断价格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3. 法律属性的不同
  4. 垄断行为的分类
  5. 垄断采购来源是否违法?

反垄断法热门知识

  1. 国际公司的定义
  2. 反垄断法规定及其适用范围
  3. 行政性垄断的定义和特征
  4. 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
  5. 反垄断法中知识产权滥用的条款
  6. 公司并购的类型有哪些呢
  7. 外资股权并购的审批程序有哪些
反垄断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