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5-22
一般的流通商品根据生产成本和供求关系确定商品定价,而建设项目的工程计价具有以下特点:
工程建设项目庞大且造价高昂,投资额通常上千万元,甚至达到千亿元以上。工程造价的大额性对各方经济利益和国家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每项工程都具有特定的用途、功能和规模,其内容和形态都是独特的。同时,工程所处地区、地段和建设时间的不同使工程造价的个别性更加突出。
工程建设项目从决策到竣工交付使用经历漫长的决策、设计和建设期。在此期间,价格变动和设计变更等因素会对工程实际造价产生较大影响。
工程造价受众多因素影响,包括构成工程实体的工程量和实物消耗量的计量复杂性,以及对人工单价、材料单价、机械台班单价和各种相关费用计价的复杂性。工程计价要求科学的专业分工和复杂的计算过程,计价人员需要掌握各类计价依据和价格信息。
综上所述,工程计价的特殊性导致以下错误可能性:
投标人可能因各种原因使投标报价低于实际成本,但建设项目并非积压产品,承包商也不会主观上“赔本”。然而,这种行为是否符合我国法律环境的规定是一个问题。
在大多数项目中,中标价并不等于工程结算价。无论是总价合同还是单价合同,设计变更和工程索赔都会导致工程结算价的变化。
建设项目具有较长的使用期,低成本建设并不意味着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低价中标如果无法控制工程质量,将增加运营成本,使得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并非最低。
因此,投标人在确定投标报价时可能会产生错误,有的可能首先追求低价中标,然后再进行价款调整。而招标人选择的低价中标也不一定是最终的最低工程造价,或者即使工程造价最低也并非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