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10-24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合理确定投标保证金的交纳日期是确保招标采购工作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实践中,采购人往往更加关注自身利益,将风险转嫁给投标人。一旦投标人未按时交纳投标保证金,影响了招标活动的正常进行,投标人将承担相应的责任。在采购文件制作中,"投标人须知部分"通常规定投标人必须在投标截止日期前若干天交纳保证金,有些甚至要求在报名期间交纳保证金,时间跨度长达半个月。
《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和《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仅规定招标人可以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但并未详细规定投标保证金的交纳日期,从而增加了采购人在采购文件中约定投标人交纳保证金日期的自由度。此外,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多数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买方在合同缔结过程中通常处于强势地位,政府采购活动也不例外,投标人只能被动接受。
为了维护投标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兼顾招标人的正当利益,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将投标保证金的交纳截止日期确定为开标前三日(星期六、日及节假日除外)是比较合理的。以下是理由:
在当前招标采购活动规范性有待加强、法律体系有待完善的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规范投标保证金的交纳日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采购人和投标人双方的合法利益,促进政府采购活动更加公平、公正、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