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9-30
1. 房屋所有权证的办理难以确定
在楼盘开发过程中,开发商需要获得政府主管部门的审批文件,包括规划、住建和国土等方面的文件。然而,法院在执行相关案件时很难准确、及时地提供与房产证办理相关的信息,这可能导致拍卖房屋的所有权证书办理出现问题。
2. 房屋质量缺乏保障
在法院委托拍卖机构进行拍卖时,通常只对明显的瑕疵进行简单描述,对于房屋存在的其他隐秘或暂时不能显现的质量问题都不会体现。因此,即便进行了现场查勘,仍然存在相应的质量瑕疵风险。
1. 避免房屋产权风险
在购买拍卖房前,应查看该房屋在拍卖前的所有权状况。如果该房屋在法院查封前属于合法登记的房产且产权手续齐备,则可依据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办理房屋所有权证。然而,如果该房屋在法院查封之前没有办理产权证或初始产权登记,并且没有办理的原因是原所有权人存在违法行为或不具备产权登记的条件,相关政府主管部门不予登记,购买该查封房屋将无法办理房屋所有权证书。但如果原所有权人之前无法办理产权登记是因为不具备主管机关要求的条件,而在条件具备后或法院通过强制执行使之能办理所有权登记手续时,购房人仍然可以办理房屋所有权。
2. 防范房屋质量风险
对于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而延期交房的房屋,往往存在质量瑕疵,因为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偷工减料和使用劣质建筑材料的情况。然而,由于这些房屋还没有经过长期实际居住使用,隐蔽问题很难被发现。此外,这些问题很难通过诉讼解决。法院通常认为,房屋原所有人在拍卖前只要告知拍卖公司房屋存在某种瑕疵情况,拍卖公司又将这一情况如实告知竞买人,并声明仅以房屋现状拍卖,就视为已履行了瑕疵告知义务。竞买人在参与竞买前有责任谨慎地了解拍卖标的物,因此法院通常不会支持竞买人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