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11-20
根据现行法律和政策规定,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应遵循以下六点规定:
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平等协商约定,不得由用人单位一方强行规定。
试用期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
劳动合同在两年以下的,根据合同期限的长短确定试用期。具体规定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企业与员工签订了一整年的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试用期不能超过两个月。因为根据法律常识,当数字后面出现“以上、以下、以内、以外”等字眼时,都表明包含本数,即“一年以上不满三年”包括整一年。
试用期应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不能将试用期计算在劳动合同以外。即试用期满后才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适用于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后改变岗位或工种的劳动者。对工作岗位没有发生变化的劳动者只能试用一次。续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改变工种的,可以重新约定试用期,不改变工种的,不再约定试用。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给员工调换岗位时不能再设试用期。此外,如果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因此,企业不得只签订试用期合同,通过试用期后再签订正式合同。而是应该在正式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前几个月为试用期。
试用期不得延长。劳动者对用人单位不满意或认为不适合工作,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发现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不能延长试用期继续进行考察。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应满足以下条件: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根据该条款规定,企业支付给在试用期的员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同岗位的最低档工资,或者不少于其正式工资的80%。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员工在试用期的工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