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利益不予赔偿该怎样理解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违约责任 > 责任承担法律知识

期待利益不予赔偿该怎样理解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3-12-19

 
63104
合同的签订都是双方希望或者期望从中获得一些利益,只是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忍,对于期待利益,每个人的预设不同,因此这个差距是很大的,同时对于期望利益很多人不了解,期待利益不予赔偿该怎样理解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期待利益的法律解释

期待利益,又称为交易利益,是指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期望从该交易中获得各种利益和好处。由于这些利益是不确定的,因此在合同违约时通常不予以赔偿。

合同法对期待利益的规定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该条款首先界定了可能造成损害的范围,然后将损害分为损失和失去利益两种类型,并最终通过可预见规则确定了赔偿范围的基本限定方式。可预见规则指的是违约方应赔偿的损失范围不得超过其在签订合同时预见或应当预见的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具体而言:

  1. 构成损害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实际原因,即如果没有违反义务,就不会发生损害,这种违反义务是损害发生的原因。然而,这种证明还不足够,还必须证明这种损害是“可预见的”,而不是“过分远离实际情况的”。
  2. 预见或应当预见必须是在签订合同时而不是违约时或裁决时,且不受此后情况变化的影响,因为签订合同时的情况是预见人凭借的唯一基础。
  3. 预见指的是违约方而不是受害方的预见,只有违约方的预见具有决定意义。

期待利益的法律依据

完全赔偿原则是指违约方应对其违约行为造成的全部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合同法第七十九条、一百一十二条、一百一十三条第一款都规定了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应承担完全赔偿责任的内容。该原则的目的是使守约方处于与合同履行相同的地位,实现签订合同时期待的商业利润,保障和促进合同信用和市场交易的安全。它基于诚信和公平原则,对违约后当事人的利益进行再平衡。

完全赔偿原则适用于补偿守约方因对方违约而遭受的损失。因此,损害赔偿的范围不仅包括违约给守约人直接造成的损失,还包括违约给守约人造成的期待利益的损失。换言之,守约方有权获得赔偿,使其失去的任何利益恢复到合同按期履行的状态。

延伸阅读
  1. 《新防污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的使用范围
  2. 要求履行合同是否有诉讼时效的限制
  3. 旅客合同附随义务和法定义务
  4. 厦门经济特区道路安全法规
  5.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有什么区别

违约责任热门知识

  1. 免责条款的法律要件
  2. 非法经营能否解除合同
  3. 企业雇佣临时工的免责条款编写
  4. 房租逾期多久不交算违约
  5. 合同没有约定违约责任
  6. 违约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及相关规定
  7. 有效的免责条款要件
违约责任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