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1-27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当事人在无先后履行顺序时,一方在对方未履行给付义务之前,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设立目的在于保护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等,防止一方不履行义务却要求对方履行义务,从而违反公平原则。
对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律性质,有两种理论观点:
根据交换请求权说,双务合同的当事人仅享有以自己给付请求他方给付的权利。因此,在诉讼中,原告必须证明自己已履行义务或无先给付义务,才能要求被告履行债务。
根据抗辩权说,双务合同当事人的请求权是相互独立的,只有当对方当事人行使抗辩权时,双方的请求权才会相互牵连。这种观点主要基于诉讼的考虑,即当原告要求被告履行债务时,无需证明自己已履行对待债务。同时履行抗辩权属于一种抗辩权,是一种暂时的或延时的抗辩权。因此,同时履行抗辩权必须由当事人主张,法院或仲裁机构不能主动适用。如果被告不提出抗辩或不出庭,法院应判决被告败诉。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理根据在于双务合同的牵连性。在双务合同中,一方的权利与另一方的义务之间存在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给付与对待给付是不可分割的。
发生上的牵连性指的是一方的给付与对方的对待给付在发生上相互牵连。即一方的给付义务不发生,对方的对待给付义务也不发生。
存续上的牵连性指的是当双务合同的一方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而无法履行债务时,债务人免除给付义务,债权人也免除对待给付义务。
功能上的牵连性指的是双务合同的当事人所负给付与对方当事人所负对待给付是相互依存的前提。一方不履行自己的义务,原则上对方也不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