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诉抗辩权的效果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的抗辩法律知识

先诉抗辩权的效果是什么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0-05-25

 
62611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很多权益问题的纠纷,有关先诉抗辩权的纠纷问题,如何维权,使用最佳时期是什么,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那么先诉抗辩权到底是什么,它的适用情形是什么呢?下面手心律师网的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是先诉抗辩权

(一)先诉抗辩权定义

先诉抗辩权亦称检索抗辩权,是指保证人在债权人未就主债务人的财产强制执行而无效果之前,可以拒绝债权人要求其履行保证债务的权利。

先诉抗辩权是保证人依其地位可以享有的特殊权利,这种权利的行使可以达到延期履行保证债务的结果,因此其性质为一种延期履行的抗辩权。

(二)先诉抗辩权适用情形

在下列三种情况下一般保证人不享有先诉抗辩权:

1、债务人住所变更,致使债权人要求其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

债务人的住所发生变更,在地点上,这种变更包括国内的迁移,也包括由国内向国外的迁移;在时间上,这种变更发生在保证合同签订以后,如果债务人的住所在保证合同签订以前就已经变更,应当认为债权人愿意承担债务人住所变更可能引起的不利后果。

2、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中止执行程序的。

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表明债务人不能清偿全部到期债务已成定局,如果允许保证人行使先诉抗辩权,则对债权人明显不公。同时根据我国破产法规定,破产案件受理后即进入破产程序,其他民事执行程序被中止,债权人无法就债务人的财产强制执行,不具备先诉抗辩权行使的必要条件。

3、保证人以书面形式放弃先诉抗辩权。

先诉抗辩权是保证人的一项民事权利,因此,既可以行使也可以抛弃。抛弃可以在订立合同时载明放弃先诉抗辩权,也可以在订立合同后明确表示放弃先诉抗辩权。

对于抛弃的方式,我国法律只承认保证人以书面方式抛弃。保证人一旦以书面方式放弃先诉抗辩权,即不能再行使此项权利。

如果债权人请求保证人履行保证义务,保证人未拒绝而为清偿义务,应视为放弃了先诉抗辩权,不能事后以抗辩权为由请求返还。

延伸阅读
  1. 抵押人追偿权的限制
  2. 合同履行原则及义务
  3. 担保人的抗辩权
  4. 不安抗辩权中止履行的形式
  5. 保证责任的分类与先诉抗辩权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疫情对合同履行的影响及解除租房合同的条件
  2. 销售合同无法履行的退货权和赔偿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履行抗辩权的种类
  4. 一、合同履行期限的约定和迟延履行责任
  5. 要求履行合同是否有诉讼时效的限制
  6. 债的不履行和不适当履行的定义和法律后果
  7. 违约责任及其构成要件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