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合同责任的构成要件是如何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要素法律知识

后合同责任的构成要件是如何的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0-05-25

 
62402
后合同责任是指在合同关系消失后,应承担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因违反保密、协助、保护等义务,给相对方当事人带来损失的行为。那么,后合同责任的构成要件是如何的?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这一问题,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后合同责任的构成要件是如何的

1、合同履行已经终止。

2、一方当事人没有依法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后合同义务。

3、违反后合同义务的行为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害。

4、违反后合同义务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应当存在因果关系。

5、违反后合同义务一方当事人主观上存在过错。对违反后合同义务一方当事人是否主观上存在过错应适用过错推定原则,由其证明其没有过错,否则其主观上存在过错。对于后合同责任的承担方式,大体有强制协助、继续履行、停止侵害和赔偿损失四种。

二、后合同责任的构成要件

第一,行为具有违法性。

后合同责任是负有必须义务的一方当事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及交易惯例而产生的。在近年来国际经济交易大量增加的情况下,从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国际交往,增强国际信誉的原则出发,许多国际交易惯例也为我国所认可,这些原则大多都包含有诚实信用及必要的注意义务,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

第二,有损害事实存在。

也就是说,只有过错一方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害,过错方才承担民事责任。反之,如果过错行为人虽然实施了违法行为,但对对方当事人来说并无损害事实,即构不成后合同责任,更不发生损害赔偿问题。

第三,损害事实与过错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只有在合同关系消灭后负有保密、协助、保护、告知等必须注意的义务的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与对方当事人损害事实之间存在这种前因后果关系,即损害是由违法行为即注意不当引起的,违法行为人才承担后合同责任。

第四,违法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错。

主观过错是构成后合同责任的主观要件。即违法行为人只有在实施违法行为的当时,主观上存在过错才承担后合同责任。这是民事责任的一般原则要求,也是后合同责任的一般要求。当然,主观过错是以过错方行为人的预见能力和范围为基础的,其判断标准应以行为人的最大注意限度和预测性为尺度。

延伸阅读
  1. 职务侵权民事责任的概念和归责原则
  2. 合同欺诈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3. 连带责任的法律规定及构成要件
  4. 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
  5. 销售假药辩护词范文如何书写?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2.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3.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4.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5.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6. 单务合同中当事人是否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
  7.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