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中的协作履行原则包括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原则法律知识

合同履行中的协作履行原则包括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0-05-25

 
62098
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是有一些合同的具体的履行原则的。就是因为这些原则才进一步规范了合同的内容,规范了商业经济秩序。协作履行原则包括包括哪些呢?接下来就跟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相关的法律常识吧,希望小编能够帮助到您。

合同履行中的协作履行原则包括

一、一般认为,协作履行原则含有如下内容:

1、债务人履行债务,债权人应适当受领给付。

2、债务人履行债务,时常要求债权人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方便。

3、因故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时,应积极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否则还要就扩大的损失自负其责。

4、发生纠纷时,各自应主动承担责任,不得推诿。

二、在合同履行中,协作履行的具体要求如下:

1、一方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应尽量为其履行创造必要的方便条件,以使其实际履行得以实现。

2、一方当事人因客观情况发生变化需变更合同时,应及时通知对方,对方也应及时答复,共同协商妥善的变更办法。

3、一方当事人确实不能履行合同时,应及时向对方说明情况,对方接到通知后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挽回损失。

4、一方当事人因过错违约时,对方应尽快协助纠正,并设法防止或减少损失。

5、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时协商解决。

应当强调,协作履行原则并不漠视当事人的各自独立的合同利益,不降低债务人所负债务的力度。那种以协作履行为借口,加重债权人负担,逃避自己义务的行为,是与协作履行原则相悖的。

三、协作履行原则工作

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由于客观情况的发生,致使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时,企业应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尽量减少因自己不能履行合同给职工造成的损失;

二是因某些客观情况的出现,致使劳动合同的某些条款不能按期履行时,企业应当事先向职工说明情况,并保证待客观情况消除后,继续按约履行合同。

三是因劳动合同本身对某些事项规定不明确或未作规定,导致合同履行困难时,企业应与职工平等协商,就有关事项尽快达成明确的协议,克服合同履行中的困难,保证合同得以继续顺利地履行。

延伸阅读
  1. 合同终止后的权利义务
  2. 借款合同履行的证明
  3. 合同签订可约定第三方吗
  4. 车辆重复保险有效吗
  5. 合同纠纷中的举证责任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构成拒绝履行的要件
  2. 长时间不能履行合同的解决办法
  3. 拒绝履行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4. 买卖合同
  5. 定金返还问题及适用定金罚则的条件
  6. 合同法中的拒绝履行和迟延履行区别
  7. 合同中的无效情形和免责条款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贵阳市劳动合同范本
  2. 投资项目合同/协议(书)范本
  3. 学校劳务合同范本
  4. 建筑企业劳务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