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东怎么能终止合同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9-22
房东将自己的房子租赁出去,每个月可以获得一定的租金,在合同还没有到期之前双方都应该要按照它的内容来遵循。但是有些房东需要用到自己的房子,就需要跟房客终止合同,只是不清楚具体终止合同的方式做法等。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告诉你有关知识。
房东终止合同的条件和方式
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
根据《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一般情况下,只要合同中约定了持续下去的条件,合同就不会终止,除非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或发生《合同法》规定的法定情形。
合同终止的情形
根据《合同法》规定以及合同当事人的约定,合同可以终止的情形包括:(一) 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解除合同的事由,也可以临时商议,只要达成一致意见即可终止合同。(二) 租房一方未按时交纳房租且没有正当理由。在租房期间,租房一方应按合同约定的方式和金额及时交纳房租。如果租房一方逾期不交租金,出租人有权终止合同。(三) 租房一方未经房东许可将房屋转租给他人。未经房东同意,租房一方擅自将房屋转租给他人,房东有权终止合同。(四) 租房一方毁坏设施。租房一方应按合同约定爱护屋内设施,如因租房一方的过错导致设施损坏,出租人有权终止合同并要求租房一方赔偿损失。(五) 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不可抗力事件如台风、水灾、地震等导致房屋损坏,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双方都有权终止合同。
房东提前终止合同的处理方式
如果房东没有满足以上合同终止的条件,却因自身原因要提前终止合同,应先与租房一方协商。只有在租房方同意提前终止的情况下,合同的终止才不会对任何一方造成影响。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租赁期间,当事人双方如有特殊情况不再出租或不再承租时,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否则视为违约,违约方应赔付对方相应的违约金。"因此,如果房东因个人原因而未经租房一方同意终止合同,属于违约行为,应赔偿租房人因此遭受的损失。如果房东只是单纯违约而没有对房屋进行处置,应至少赔偿一个月的房租并退还剩余房租。如果房东为了卖房而终止合同,侵犯了租房一方的优先购买权,因此最多应赔偿租房一方房屋总价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