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8-24
公司应定期监控合同的履行情况,一旦发现对方存在不履约行为,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向相关负责人汇报。对于重大合同,还应向董事长和经理汇报。
如果发现已订立的合同存在显失公平、条款误解或对方有欺诈行为等情况,可能会导致公司利益严重受损,合同承办部门有责任及时向合同归口管理部门、企业董事长和经理报告,并采取合法有效措施,制止危害行为的发生或扩大。必要时,可以请求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对原合同进行变更或解除。
变更或解除合同应由合同双方达成书面协议。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审核程序与合同订立前的审核程序相同。解除合同还应向有关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公司应建立严格的合同验收制度。成立或指定独立的合同验收职能部门,根据合同内容制作验收清单,确保合同的所有内容得以实现。
财务部门应根据合同条款审核执行结算业务。对未按合同条款履约、符合签订合同条件但未签订合同、验收未通过的业务,财务部门有权拒绝付款。
公司应建立合同违约处理制度。对方违约的情况下,应按合同条款约定收取违约金。当违约金不足以弥补公司损失时,应要求对方赔偿损失。未经批准擅自放弃追索权的行为,公司应追究其责任。如果公司自身违约,合同承办部门应以书面形式报告公司相关负责人,并经批准后履行相应赔偿责任。
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时,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在规定时效内,及时与对方协商谈判并向公司相关负责人报告。经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合同纠纷解决方法,应签订书面协议,由双方董事长签字并加盖单位印章或合同专用章后生效。如果合同纠纷经协商无法解决,可以根据合同约定选择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应与承办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研究仲裁或诉讼方案,报公司董事长和经理批准后实施。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或诉讼的须经董事长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