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适用情形变更原则的法律指导准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可变更、撤销合同法律知识

何时适用情形变更原则的法律指导准则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1-04

 
56641
在实际合同的履行中,由于情况在发生不断的变化,会导致合同履行出现问题,那么何时适用情形变更原则,关于什么是合同中的情形变更的责任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什么是合同中的情形变更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合同中的情形变更

一、情事变更原则的定义

情事变更原则是指在合同订立后,当事人无法预见且无法克服的情况下,导致合同的基础发生变化,使得合同履行失去意义或导致当事人利益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应允许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变更或解除合同。情事变更原则的目的是消除因情事变更而产生的不公平后果,实质上是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合同的延伸。

二、适用情形变更原则的时机

情势变更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不可归责于双方的原因导致合同的基础发生变化,使得当事人在合同订立时无法预见且无法克服的结果。如果继续执行原合同的法律效力将导致不公平且违背诚实信用原则,那么可以认定原合同也应相应发生变更。

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存在客观事实的情势变更,这是适用该原则的前提条件。这里的"情势"指的是作为合同成立基础或环境的客观情况。一般来说,指的是国家经济政策、社会经济形势等客观情势。"变更"指的是这些客观情形发生了异常变动,但这些变化应是一般性的、正常的变化,如价格的正常涨跌并不构成情势变更。
  2. 情势变更的事实发生在合同生效之后,履行完毕之前。如果合同无效,可以直接适用无效处理原则,即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可以不履行双方签订的合同,因此不存在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必要。如果合同尚未生效就发生情势变更,当事人可以重新协商合同条款,基于新的情势订立合同。如果合同已经履行完毕,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已经终结,无论情势如何变更,也不会导致不公平的后果。
  3. 情势变更是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避免、无法克服的。如果客观情势的变化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能够预见的,或者在履行合同中可以避免或克服的,那么不符合适用该项原则的条件。如果当事人对情势变更没有预见但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判断当事人应当能够预见,那么当事人仍然不能主张情势变更。如果一方预见而另一方没有预见,应区分善意和恶意的情况,对善意方应允许主张情势变更。
  4. 情势变更导致合同履行明显不公平。因客观情势的变动,合同的基础动摇,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严重失衡,如果继续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将产生明显且严重不公平的后果。如果客观情势的变化给当事人履行合同带来的不公平是轻微的,则不适用该项原则。
延伸阅读
  1. 供货商不履行承诺没有合同怎么办
  2. 工作地点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
  3. 单位变动职工岗位的法律规定
  4. 合同履行地的地域管辖范围
  5. 公司管理制度合同的审查和履行

合同效力热门知识

  1. 房产交易中阴阳价格的履行问题
  2. xx店合伙合同书
  3. 判决生效后是否可以主张不安抗辩权
  4. 合同生效时间的判断方法
  5. 无效合同期限追诉时效
  6. 网上贷款没到账合同生效吗
  7. 协议没盖章公章有效吗
合同效力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兰州市劳动合同范本
  2. 贵阳市劳动合同范本
  3.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4. 建筑行业劳务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