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生效的三个条件是怎样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合同生效法律知识

合同生效的三个条件是怎样的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2-17

 
56130
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合同的生效需要符合条件,才算是合格的合同。那么,大家知道合同生效的三个条件分别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要求和注意事项呢?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本文将会为大家详细的介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合同生效的三个条件

合同生效的三个条件分别是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以及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1. 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指的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签订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

2. 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当事人在合同中所表达的意思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有虚假陈述或故意隐瞒重要事实。

3. 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在生效前必须经过法律的审核,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或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规定或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合同生效的定义

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是否生效取决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

根据《合同法》第44条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在过去,我国法律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等同起来,没有严格区分合同的成立和生效。

附条件合同的要求

附条件合同是指合同中附加了一定条件的合同形式。附条件合同的条件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 将来发生的事实

条件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即条件不是现实存在的,而是属于尚未发生的客观不确定的事实。条件具有不确定性。

2. 当事人设定

条件是由当事人设定而非法定的。作为条件的事实必须是当事人自己选定的,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而不是由法律规定的条件。即它是合同中的任意条款而非法定条款。

3. 合法性

条件必须是合法的。当事人不得以有损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事实或有损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作为合同的附条件。如果附条件违反法律规定,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应当被认定为无效。

4. 不与主要内容相矛盾

条件不得与合同的主要内容相矛盾。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合同的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只有合同成立了才能谈得上无效、效力待定、撤销等问题。合同成立只解决合同存在与否的问题。

延伸阅读
  1. 股权转让协议
  2. 合同形式的规定
  3. 附条件终止合同的效力
  4. 股权转让协议
  5. 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

合同效力热门知识

  1. 共有房屋的买卖合同有效性与定金合同的效力
  2. 合同失效的情形及法律规定
  3. 合同纠纷的法律后果
  4. 效力待定合同的定义和意义
  5. 房屋买卖合同的法律效力
  6. 买卖合同
  7. 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法律效力
合同效力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员工餐厅承包合同范本
  2. 省(级)代理合同范本
  3. 区域总代理合同协议范本
  4. 商场场地租赁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