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诈的构要条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案例法律知识

合同欺诈的构要条件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0-05-25

 
55752
在现实社会中,相信有不少人都了解到什么是合同欺诈行为,其行为客观表现为故意告之对方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一般行为人会表现为作为和本应作为而不作为的这两种方式。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合同欺诈的构要条件包括哪些,希望分享的内容能够有所帮助。

合同欺诈的构要条件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构成合同欺诈要满足下列条件:

1、行为人在主观上有欺诈的故意,并以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为目的。合同欺诈的主观故意同时包含了两层意思,即故意地为不真实之表示行为和故意地使相对人因此而陷入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合同欺诈的成立,两层意思缺一不可。实践中,行为人已有以不真实情况而为表示的行为,且已引起对方当事人陷入错误而为意思表示,但行为人却并不知道自己的表示行为是不真实的;或者行为人虽然明知自己所表示之事项为不真实或夸大,但仅为引起对方的兴趣和注意,而并无使其陷入错误而为意思的目的,均不属于欺诈。

2、在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行为人具有告之对方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的客观表现。行为人既可表现为作为的方式,也可表现为本应作为而不作为的方式。

3、相对人因受欺诈而陷入错误。对合同内容及其它重要情况产生认识缺陷。而这种错误认识是因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相对人的错误与行为人的欺诈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4、相对人因错误认识而为意思表示,与行为人签订合同或履行合同。错误的意思表示是以错误的认识为直接动因。

延伸阅读
  1. 合同成立的条件
  2. 合同中承诺的重要性
  3. 口头协议的合同成立时间
  4. 留置权的法定性
  5. 发错货的网购合同是否成立

合同欺诈热门知识

  1. 合同诈骗罪的起诉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
  2. 合同欺诈是否可以索要赔偿
  3. 构成欺诈行为的要件
  4. 合同诈骗罪的处理方式
  5. 案情
  6. 汽车销售合同中的常见陷阱
  7. 合同欺诈问题的研究背景
合同欺诈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适用IT等行业—劳动合同书范本(内容详细)
  2. 销售业务员劳动合同范本
  3. 销售公司劳动合同范本
  4. 广告销售劳动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