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务合同可否适用提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提存法律知识

双务合同可否适用提存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0-05-25

 
55059
如果债权人不受领标的物的,为了保证债务人的利益,法律规定了提存制度,提存需要向法定的提存机关申请,提存后,风险就转移给债务人。那么,双务合同可否适用提存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双务合同可否适用提存

双务合同中,如果满足提存条件的,也可以对标的物进行提存。

提存的适用情况:

1、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指在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间,债务人提出履行债务的请求,债权人能够接受履行,却无理由的不予受领。构成拒绝受领的正当理由可以是:

(1)债权人受到了不可抗力的影响。

(2)债权人遇到了难以克服的意外情况,无法受领。比如得了传染病入院治疗,又无可代为受领人。

(3)债务人交付的标的物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甚至与合同约定根本不符。

(4)债务人迟延交付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合同被解除、被确认无效等等。

如果债权人拒绝受领提出了正当理由,债务人不能将标的物提存。以下情况不能认为是债权人拒绝受领:

(1)债务履行期间债务人没有提出履行请求。

(2)债务履行期限没有届至,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债权人没有接受履行。

2、债权人下落不明。

所谓下落不明,指债权人离开自己的住所或者变更住所,在合理期间经多方查找仍无下落。债权人下落不明,债务人无法给付,为消灭债权债务关系,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

3、债权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而未确定继承人或者监护人。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同时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行为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债权人死亡,不能接受履行。债权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也不能接受履行。《宪法》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按照《宪法》和《民法通则》,债权人死亡,可以由其继承人享有债权;债权人丧失行为能力应当由其监护人代理行使债权,但是如果债权人的继承人和监护人没有确定,债务就不能因履行而消灭,为此,可以将标的物提存以终止合同。

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对提存问题有规定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比如,《担保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所得的价款,应当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与抵押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第七十条规定:“质物有损坏或者价值明显减少的可能,足以危害质权人权利的,质权人可以要求出质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出质人不提供的,质权人拍卖或者变卖质物,并与出质人协议将拍卖或者变卖所得的价款用于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与出质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

延伸阅读
  1.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
  2. 单务合同中当事人是否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
  3. 不安抗辩权:保护当事人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
  4. 不安抗辩权的含义
  5.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构成要件

合同终止热门知识

  1. 关于约定合同解除的规定
  2. 二手房交易中的公证提存
  3. 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条件和时间
  4. 解除合同和终止合同的区别
  5. 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的法律规定
  6. 民事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
  7. 不安抗辩后是否一定能解除合同
合同终止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