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2-0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5条规定,合同的效力可以附条件。附条件合同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规定一定的条件,以条件的成就与否来决定合同的效力。附条件合同属于合同法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1. 由当事人约定:合同履行条件是由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并作为合同的一部分。与法定条件不同,合同双方当事人不能以法定条件作为附条件。
2. 将来可能发生的事实:合同履行条件是指将来可能发生的事实,而不是过去的、现存的事实或必定发生或不能发生的事实。法律规定的事实也不能作为附条件。
3. 限制合同法律效力的附属意思表示:合同履行条件是当事人用来限制合同法律效力的附属意思表示,与供货条件、付款条件等不同。后者是合同自身内容的一部分,而合同履行条件只是合同的附属内容。
4. 合法的事实:合同履行条件必须是合法的事实。违法的事实不能作为条件,例如当事人不能约定某人杀死某人作为合同生效的条件。
合同履行条件可分为生效条件和解除条件。
1. 生效条件:生效条件是指使合同的效力发生或不发生的条件。在生效条件出现之前,合同的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当生效条件出现后,合同生效;若生效条件没有出现,则合同不生效。例如,甲与乙签订买卖合同,但合同规定甲必须调到外地工作后,合同才生效。一旦甲调到外地工作,合同即生效。
2. 解除条件:解除条件是指对具有效力的合同,在合同约定的条件出现时,合同的效力消失;若确定该条件不出现,则合同仍保持有效。解除条件对合同的法律效力具有决定性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5条的规定,附解除条件的合同在解除条件出现时失去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