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9-23
1999年底,为了表明忠心,季某与李某签订了一份赠与协议,约定季某将名下的房产与李某共同所有,并赠与一半产权份额给李某。双方对该协议进行了公证,并办理了产权证变更手续。然而,随后李某拒绝与季某结婚,导致双方分手。2004年,李某向法院起诉,要求分割房产并主张自己享有一半的产权份额。季某提出反诉,要求撤销赠与并返还房产。
季某主张赠与协议无效,因为当初赠与是基于双方结婚的预期,现在双方不可能再结婚,因此协议失效。而李某认为协议并未明确为了结婚而赠与,季某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履行协议。
根据《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如果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返还不当利益给受损失的人。在恋爱关系中,男女双方常常会进行赠与财物等行为,但分手后往往会产生财产纠纷,涉及到赠与财物的归属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收赠与的合同。第一百九十条规定,赠与可以附义务,受赠人应按照约定履行义务。此外,《民法通则》第六十二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符合条件时生效。
在准备结婚时,男女双方进行的赠与财物等行为通常是附条件或附义务的,基于双方共同组建家庭的预期。如果双方分手未能结婚,条件无法成就。虽然协议中未明确赠与目的为结婚,但协议上有供婚后使用的表述,可以认定季某赠与是以结婚为目的的,是附条件的赠与。
根据以上分析,赠与协议具有附条件的特征,而双方未能结婚导致条件无法成就。因此,季某可以主张撤销赠与并返还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