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登记审查方式的确立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合同无效法律知识

房屋登记审查方式的确立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6-12

 
423909
我们在进行房屋登记的时候,相关部门会进行一定的审查,但是审查会有相关的审查方式。这需要大家有相关的了解,那么具体的审查方式应该怎么来进行确立呢?大家可以通过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确立房屋登记审查方式应考虑的因素

1. 公平因素

公平因素是房屋登记审查的根本原则,也是保证审查的基本目的。登记审查应遵循公平的原则,对所有进行房屋登记的受众一视同仁,对房屋交易的双方公平对待,以保证双方的共有利用。此外,公平因素还包括事先制止纠纷,公平处理利益双方的产权问题,以确保登记机构的公信度和法律效应。

2. 效率因素

效率因素是审查工作的关键要求。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要求房屋登记审查必须迅速高效,提高审查效率可以减少工作压力,使房屋登记机构能够处理更多的申请。审查环节的效率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当前房屋交易等申请数量庞大,如果审查效率不能提高,将导致房产管理部门系统瘫痪。

二、我国应采取“契约公证+实质审查”模式

“契约公证+实质审查”模式是一种介于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之间的折衷方式。该审查方式是指登记机关对申请进行形式审查,但如有合理怀疑则应对该怀疑的真实性进行实质审查。如果发现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不应进行登记。此外,对于形式审查的内容,有必要进行契约公证,因为公证已成为不动产物权变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房屋登记存在的问题

一、登记的主体不统一

《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工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工作,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工作。

二、登记程序不规范

房屋权属证书是登记机关依法颁发的、非经法定程序具有不可推翻效力的房屋产权凭证,是权利人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并对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的唯一合法凭证,受到国家法律保护。

三、房屋权属登记的内容不具体

根据《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规定,房屋权属登记分为总登记、初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他项权利登记、注销登记共六项,各项登记及要求在相关法律法规或规章上都有具体的规定。

延伸阅读
  1. 拆迁还建房居委会是否具备办理所有权证明的资格
  2. 房屋赠与的法律要求
  3. 房产反担保抵押登记手续的法律要求
  4. 被法院保全的房产的确权问题(《物权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5. 司法拍卖的住宅房产交税方式

合同效力热门知识

  1. 效力待定合同的类型
  2. 合同未盖章但已交货合同是否成立
  3. 合同生效的四个要件
  4. 无建筑资质的包工头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效力问题
  5. 担保合同无效的赔偿责任如何划分
  6. 合同标的的正确写法
  7. 合同无效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
合同效力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