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将房屋赠与子女两年后能否撤销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法 > 遗赠法律知识

约定将房屋赠与子女两年后能否撤销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0-05-25

 
47560
现实生活中,人们会因为与他人的关系而选择赠送有价值的物品给他人,可赠送后仍可能会发生纠纷,对此,有人会问约定将房屋赠与子女两年后能否撤销?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的小编用相关的法律知识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案情简介:约定将房屋赠与子女

原告黄某、被告黄小某系父女关系。2012年8月10日,原告与刘某在中介所签订了一份《房地产买卖合同》,约定刘某将讼争房屋以20.8万元出卖给原告。当日,原告向刘某支付购房定金2万元。后原告又于2013年3月7日、3月21日分别向刘某付款15万元、3.8万元。期间,原告收到被告给付的9万元。

2013年3月12日,被告与刘某在办证中心根据房屋买卖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刘某将讼争房屋以15万元出卖给被告。同日,被告丈夫徐某向原告出具一份《声明书》,声明其本人放弃讼争房屋的产权份额,归被告一人所有。同时,被告与徐某共同声明:讼争房屋由原告出资购买,原告享受终生居住权。2013年3月14日,被告领取了房屋所有权证书并依法缴纳了相关税费,讼争房屋由被告单独所有。2013年中期起,原告入住讼争房屋。之后,原告以某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和自己的名义办理了水电、有线电视供应手续。2013年7月8日,原、被告因故发生争吵。2015年,黄某诉至法院,请求撤销向被告赠与房屋的行为。

法院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法院经审理认为,赠与行为的成立,除了实际给付行为外,还需要赠与的意思表示。本案中,原告虽提出被告瞒着原告将讼争房屋登记在自己名下,但庭审中原告陈述,在被告办理房产登记手续的当天,被告丈夫在办证中心向原告出具的声明书内容,可证实原告出资购房仅有终生居住权,从而可推知原告已将所购房屋同意登记给被告,可见原告当时向被告赠与讼争房屋所有权的意思表示是明确的。针对被告提出的原告赠与被告的是购房资金而非房屋的抗辩,本案中,原告以自己名义与他人签订购房合同,并全额支付购房对价是足以证明房屋系原告所购买。被告虽支付给原告款项,但在支付性质不明确、购房合同中又无明确约定情况下,不能从支付8万元的款项给原告而推定购房款中有8万元系被告所支付。故原告赠与被告的是讼争房屋的所有权,而非购房资金。

综上所述,本院认为,现由原告付款并将所购房屋登记在被告名下,故原告的赠与行为同自被告取得房屋所有权之日起生效。因该赠与合同是附义务的,被告的义务是允许原告居住该房屋至终老。原告自2013年5月起一直居住于此,表明自原告赠与房屋后,被告并未违约。而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本案中,原、被告最后一次发生矛盾在2013年7月8日,之后被告未再探望过原告,原告应当在2014年7月7日前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并依法行使撤销权,而原告在起诉前未曾提出撤销赠与,故原告撤销权的行使,已超过一年的除斥期间。对于原告提出的撤销赠与的主张,本院不予支持。

律师说法:两年后能否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一百八十六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七十五条规定:“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本案中,原、被告就赠送房屋达成协议,该协议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故为合法有效。且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原告黄某起诉行使撤销权,已超过一年的除斥期间,故无法撤销赠与。

延伸阅读
  1. 房屋买卖公证的管辖地要求
  2. 二手房贷款怎么办理
  3. 买房反悔违约金赔偿的法律规定
  4. 房屋买卖合同的特别注意事项
  5. 二手房买卖中的购房合同和房屋登记

继承法热门知识

  1. 遗嘱有效性及失效情况
  2. 农村集体股权外嫁女能否继承?
  3. 精神残疾人的继承权
  4. 婚前房子二婚有继承权吗
  5. 不离婚怎么起诉财产继承问题
  6. 什么属于离婚后财产继承的
  7. 代位继承孙子有赡养义务吗
继承法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遗嘱合同下载

  1. 私人买卖合同范本
  2. 中介代理协议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房屋订购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