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处罚办法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自主选择权法律知识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处罚办法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0

 
431200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现实生活中,商家以免费赠送、服务等为诱饵,对轻信顾客进行欺骗性诱导,进店后,又在未告知其收费的情况下,对顾客进行强制交易的行为侵犯了顾客的合法权益,是违法的。

第三条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定义

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时,如果满足以下情形之一,将被视为欺诈消费者行为:

  1. 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2. 采取虚假或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
  3. 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
  4. 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
  5. 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
  6. 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
  7. 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
  8. 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
  9. 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
  10. 骗取消费者预付款;
  11. 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不按约定条件提供商品;
  12. 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
  13. 以其他虚假或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九条 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第十条 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第十九条 经营者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

经营者应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经营者对消费者关于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商店提供的商品应当明码标价。

消费者权利热门知识

  1. 4S店修车有问题如何维权
  2. 股东知情权的定义和属性
  3.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定义和法律责任
  4. 消费者权益保护原则
  5. 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和形式
  6. 股东知情权的限制问题
  7. 盗版是否侵犯公平交易权
消费者权利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