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29
劳务外包的成本由对方开具发票,并加上自身支出的费用来计算总成本。而收入则是指劳务外包的全部金额。
在向甲方开具发票时,需要开具总金额,并在交纳营业税时,凭借分包合同和对方已交税单据,只需扣除分包金额后的金额进行纳税。
为了符合分包要求,分包合同应及时备案到所属地税,并最好提前让地税审核,以确保合规。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需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模式下,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单位与用工单位是分离的,实际用工单位并非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而是派遣单位。这种模式基于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三方民事关系。根据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条件,劳务派遣合同的结算对象是"人",用工单位购买的是"劳动力的投入"。派遣单位收到用工单位的报酬是对买入"劳动力投入"的报酬,应将该款项全额计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
2、劳务外包实际上是一种承揽形式,而不是法律上的用工形式。承揽是指企业将部分业务或职能工作发包给相关机构,由该机构自行安排人员按照发包单位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业务或工作。劳务外包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并不需要专门的劳务公司,只要有相关行业资质的企业都可以接受劳务外包业务。在财务角度,劳务外包的结算对象是"事",发包单位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产出"。根据不同情况,承包单位的经营收入可以选择列入"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在成本方面,劳务外包的工资应纳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然后根据收入的性质将其转入相关科目,如"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或"工程施工"。
通过上述内容,希望能够加深对劳务外包账务处理的理解。如果您的情况较为复杂,本网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