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5
根据法律规定,地役权合同的生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地役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的不动产的效益。供役地为他人的不动产,需役地为地役权人自己的不动产。
设立地役权需要当事人以书面形式订立地役权合同。地役权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如果当事人要求登记,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地役权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在进行地役权登记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地役权的设立并不依赖于登记,而是依赖于地役权合同的生效。然而,未经登记,地役权不能对抗第三人。因此,地役权的登记需要双方自愿申请,并提供地役权合同。
当事人申请地役权登记时,供役地和需役地的权属状况,特别是供役地的权属状况应当清楚无争议。当事人需要提供需役地和供役地的土地权利证书。
地役权的期限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的期限。
地役权的登记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不需要报政府审批。
符合地役权登记条件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地役权合同约定的有关事项分别记载于供役地和需役地的土地登记簿和土地权利证书,并将地役权合同保存于供役地和需役地的宗地档案中。
如果供役地和需役地分属不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管辖,当事人可以向负责供役地登记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地役权登记。负责供役地登记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完成登记后,应当通知负责需役地登记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由其记载于需役地的土地登记簿。
地役权登记后,应当向当事人发放他项权利证明书,并在土地证书的记事栏上记录地役权情况。
已经登记的地役权发生变更、转让或者消灭时,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