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包办婚姻惩罚后果是什么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2-08
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落后,消息闭塞等原因,男女双方的婚姻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而,现代社会是一个追求人权的社会,包办婚姻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法律上都应该被淘汰。对父母包办婚姻的惩罚严重吗?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有关资料,为您介绍。
父母包办婚姻的后果
婚姻自由的保护
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革命根据地的婚姻立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行的婚姻法,一直致力于保护婚姻自由。根据1981年《婚姻法》的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该法还明确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允许任何一方对他方施加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干涉。此外,中国的法定婚龄高于成年年龄(18周岁),当事人已具备行使婚姻自由权利的能力。因此,各种形式的包办婚姻,包括娶童养媳、包办寡妇婚姻、转亲、换亲等,都是违法的,不具备法律效力。自主婚姻和包办婚姻的界限在于结婚是否基于当事人的意愿。即使是父母代为订婚,但如果双方在相互了解和建立感情后自愿结婚,也应被视为自主婚姻。
包办婚姻的法律制裁
对于包办他人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人,应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必要时可以给予行政处分或法律制裁。对于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情况,可能还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法律依据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是指使用暴力手段强行干涉他人结婚和离婚自由的行为,属于中国刑法中妨害婚姻、家庭罪的一种。根据刑法规定,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刑罚有以下几种情况:1. 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必须是被害人告诉才会受到处理;2. 如果造成被害人自杀死亡,则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 如果直接导致被害人死亡,则依故意杀人罪进行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的规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行为,将受到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如果此行为导致被害人死亡,则将受到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此外,该条款还规定,只有在被害人告诉的情况下才会受到处理。被害人因受到强制或威吓而无法告诉的情况下,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作为告诉的人。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罪通常是由于家长对子女的婚姻选择不满,或者强迫子女选择家长认可的对象所导致的。同样,子女对父母再婚选择不满也可能引发此类罪行。对于这些情况,如果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并促进稳定与团结,可以通过亲友、邻里或相关单位的帮助来解决。只有在被害人认为通过劝说无法解决问题时,才会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才会进行处理。但如果存在可能导致被害人生命危险或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况,司法机关将主动干预,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包办婚姻的定义
包办婚姻是指男女双方不基于自愿而结合,而是由第三者(包括父母)违背婚姻自由原则,代为安排他人婚姻的行为。它是封建婚姻制度的主要形式和重要特点,以门当户对为基础,以父母之言、媒妁之言为条件和途径,而婚姻当事人之间往往缺乏感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