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0
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定金是指消费者为确保合同履行,在购买家具之前预先向家具销售者交纳的一定数额的钱款。如果合同上约定为定金,双方违约时按照约定执行;如果没有约定,家具销售者违约时需双倍返还定金,而消费者违约时定金不予返还。定金总额不得超过合同标的的20%。
而订金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可以视为预付款。订金的效力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如果双方没有约定,订金主要是预付款,家具销售者违约时应无条件退还订金;消费者违约时,可以与家具销售者协商解决并要求退款。如果双方有另外的约定,则按照约定执行。
定金与订金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付定金的协议是从合同,依约定应交付定金而未交付的不构成对主合同的违反;而交付订金的协议是主合同的一部分,依约定应交付订金而未交付的即构成对主合同的违反。
二、交付和收受订金的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债务时,不会发生丧失或者双倍返还预付款的后果,订金仅可作为损害赔偿金。
三、定金的数额在法律规定上有一定限制,例如《担保法》规定定金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而订金的数额依当事人之间自由约定,法律一般不作限制。
四、定金具有担保性质,而订金只是单方行为,不具有担保性质。
1、定金条款并不具有强制性,购房者可以根据法律自主决定是否订立定金条款。
2、交易双方应在定金条款中明确注明不履行合同的具体情况。
3、虽然已订立定金条款,但只有在交付定金后,合同才会生效。
4、要分清定金和订金的区别,不要将订金误认为定金。
5、一些售房者可能会在定金条款中设置陷阱,故意引发违约行为,因此购房者要仔细阅读定金条款。
1、确认协议的效力:如果合同无效,购房者可以要求售房者全额返还已支付的定金。因此,要确定协议的效力。比如,购买未满五年的经济适用房的人没有经济适用房购买资格,这样的协议属于无效协议,一旦发生纠纷,售房者需要返还定金。
2、确认协议的内容:确认协议是否存在欺诈、重大误解等情况。如果存在,购房者可以在签订协议之日起一年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协议,撤销协议后,定金应全部返还。例如,如果售房者隐瞒了房屋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情况,属于欺诈行为。
3、确认违约责任人:在协议合法有效的情况下,要确定违约方和守约方。给付定金的一方如果违约,无权要回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如果违约,应双倍返还定金。
4、确认买卖合同是否成立:在签订正式房屋买卖合同之前,如果买卖双方关于具体条款没有达成一致,导致买卖合同没有成立,双方都不承担违约责任,定金应全部返还。
5、确认支付方式:在未与售房者达成全部一致的情况下,不要支付定金。如果支付,最好直接支付给售房者,避免通过中介转交,以减少纠纷的发生。
6、确认协议是否落实至书面:要确保协议的内容和约定都被明确地写入书面文件中,以便日后维权时可以依据书面证据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