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9-09
根据救助效果决定是否支付以及支付多少救助报酬的合同,一般的救助台同都是这种合同。
救助合同中规定,救助方按照被救助方的指挥进行救助行动,而不论救助成功与否,被救助方都应按救助方使用的人力和设备按约定支付报酬。雇佣救助合同在性质上与一般海上救助合同存在诸多不同,更多体现了雇佣服务合同的性质,因此现在一般不再视其为海上救助,而视为一种劳务合同。
海难救助中通常采用标准格式的救助合同。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救助合同格式是劳氏救助合同格式。
救助合同通常由船长代表船东和货主签订。根据海商法第175条规定,遇险船舶的船长有权代表船舶所有人订立救助合同,遇险船舶的船长或者船舶所有人有权代表船上财产所有人订立救助合同。这一条规定了两个法定代表权,即遇险船舶的船长有权代表船东,以及船长和船东有权就船载财产代表财产所有人签订救助合同。
救助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拘束力。然而,在以下情形之一的情况下,受理争议的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可以判决或者裁定变更救助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