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缺合同要件的后果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订立的程序法律知识

欠缺合同要件的后果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17

 
403078
在签订了合同之后,并不意味着这个合同就会产生法律效力,还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才可以,如果欠缺了合同的生效要件,需要承担的后果有哪些?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依法成立的合同的效力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该条款规定的是依法成立的合同的效力,而非依法生效的合同的效力。因此,在类似于本批准生效要件的合同中,即使欠缺批准这一生效要件,已依法成立的合同仍对双方当事人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

二、依法生效的合同的申请和登记手续

根据我国《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八条的规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经批准或登记才能生效的合同成立后,有义务办理申请批准或申请登记等手续的一方当事人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办理申请批准或未申请登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相对人的请求,判决相对人自己办理有关手续。然而,此条款未明确若相对人请求对方办理相关手续是否支持的问题。对于附有批准生效要件的合同,在批准之前,其中的报批义务是否生效应当适用合同生效的一般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转让方负有报批义务,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受让方的请求,则与违约责任的相关规定不符。

合同生效的条件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以下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二、合同生效的时间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该条款对合同生效时间作了两层规定:(1)、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也就是说,合同的生效原则上与合同的成立一致,合同成立就产生效力。合同何时成立?根据本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例如买卖合同,如果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的生效没有特别约定,那么双方当事人就在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达成一致时,合同就成立并生效。(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合同,自批准、登记时生效。也就是说,某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的生效必须经过特定程序后才具有法律效力,这是合同生效的特殊要件。例如,我国的中外合资经营法、中外合作经营法规定,中外合资经营合同、中外合作经营合同必须经有关部门的审批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延伸阅读
  1. 未交付定金但实际履行合同的处理方式
  2. 客运合同的成立要件
  3. 买卖合同的法律性质
  4. 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的分类
  5. 免除反担保的含义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保密协议
  2. 行政机关未履行监督职责是否应受处分
  3. 口头承诺的法律效力问题
  4. 保密协议
  5. 案例回顾:
  6.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
  7. 不签合同如何申诉离职赔偿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