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法院的管辖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9
第一审行政案件的管辖
基层人民法院负责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
中级人民法院负责审理以下第一审行政案件:
- 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
- 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 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高级人民法院负责审理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负责审理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
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
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包括:
- 原告必须是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 必须有明确的被告;
- 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 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纠纷
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纠纷包括:
- 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产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 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 认为法律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 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
- 申请行政机关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 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 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 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
提交行政诉讼所需材料
提交行政诉讼所需材料包括:
- 起诉状;
- 原告(包括第三人)的基本信息;
- 原告提交起诉状时应当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 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书、处罚决定书、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书以及证明收到上述决定书日期的证据;
- 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原告应提交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申请的证据;
- 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应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提交证据;
- 委托诉讼代理人进行诉讼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
- 其他应当提交的证据。
需要注意的是,起诉行政机关不是必须先经过行政机关的复议,但是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