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9
当职工在病情、伤情或职工医疗结束后确实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时,应向企业提出申请。企业应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确认申请表》,并经企业劳动鉴定机构审定提出意见并加盖公章后,在每月10日前报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经过初审,如果劳动能力鉴定材料齐全,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会随机抽取相关医疗专家组成专家组,对病伤职工进行鉴定。单位应派专人按照劳鉴办公室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负责组织职工到场进行鉴定。
根据不同情况,申请人需提供以下材料:
(1) 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劳动鉴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复印或复制的病历(或病历摘要),与病情有关的检查报告、化验单据等资料。
(2) 因工负伤劳动能力鉴定:提交工伤认定结论、《工伤证》和工伤职工选定的工伤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以及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复印或复制的病历和检查报告等资料。
(3) 因患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提供市卫生局批准承担职业病诊断工作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书,以及职工工伤认定表、就诊病历、检查报告等资料。
对于因工负伤、职业病、因病和非因工负伤的人员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用人单位应负责申报。如果工伤评残用人单位没有申报,个人也可以按照规定向所在区(县)的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申报。
(4) 因精神病劳动鉴定:提供精神病专科医院(如安定医院、回龙观医院、北医六院、安康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在回龙观医院、北医六院、安康医院就诊的职工除提供诊断证明外,还需提供病历或病历摘要。在各区(县)精神病医院住院的职工除提供住院病历及详细治疗记录外,还应提供上述其中一家专科医院的诊断证明。在《劳动能力鉴定、确认申请表》上,监护人需签字确认。
如果提供的资料不完整,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应在接到书面申请后的10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补正资料。申请人应在接到书面告知书后的30日内补正全部资料,否则将视为未提出申请。申请人补正资料的时间不计算在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时限内。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在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如果必要,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