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单位犯罪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单位犯罪法律知识

如何预防单位犯罪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3-19

 
348674

  单位犯罪多发生于经济活动中,一些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或者本单位的局部利益,不惜铤而走险作出错误的决策,实施错误的危害社会的行为,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我们应如何预防单位犯罪呢?我们认为:

  1、对现有单位进行公司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尤其是企业事业单位没有完全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使得企业成为行政的附庸。经济体制改革后,实行市场经济,国家简政放权,政企分开。企事业单位有了自主权,并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直接的面对市场。但是由于市场理念的不同,使得这种改革还很不彻底。只有真正的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才能减少甚至杜绝单位犯罪的发生。因为,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样就使得企业建立了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了权利和义务,完善了监督机制,防止了过去那种“一言堂”现象的出现。也就使得单位的决策更加合法合理。

  2、进行普法教育,增强全体员工尤其是领导者的法制观念。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法制正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由于受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限制,使得国民的法制观念还没有达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所以,必须提高全体国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而进行普法教育是实现这一目的唯一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公民的法律素质提高了,才能减少犯罪的发生。

  而单位犯罪在通常情况下,均是由单位领导研究决策后实施的。这就说明:“单位犯罪的发生最主要的原因和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在于单位领导”,如果一般的员工未经单位决策以单位的名义实施犯罪行为,事后又不能征得单位的认可,那么这一行为就不能构成单位犯罪,刑事责任也只能由自己承担。因此,提高领导者的法制观念更显得尤为重要。

  3、加大打击力度,威慑犯罪分子。

  单位犯罪基本都集中在经济领域,它已经危机到我国的国计民生,破坏了我国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危害极大。所以,必须加大打击的力度,震慑犯罪分子。使得有这种想法的单位能够悬崖勒马,放弃实施单位犯罪的念头,改过自新。

  推荐阅读:

单位犯罪的处理

单位犯罪立案条件

相关知识:

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

  我国刑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这一规定,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是单位犯罪。在立法中明确规定单位犯罪,是新刑法在犯罪主体分类上的一大突破,其对日趋增长的单位犯罪予以刑事处罚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由于我国存在多种经济体制形式,单位的客观表现形态也不尽相同,有名为单位实为个人,有名为个人实为单位,还有单位和个人均难以区分的混合体。因此,相关司法部门在对一个具体的犯罪是单位犯罪还是自然人犯罪认识上分歧较大,有时甚至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对此,我们认为,对于犯罪主体的准确确认是单位犯罪能否成立的核心和关键。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单位犯罪的相关问题,小编为您推荐:

单位行贿罪的司法认定

单位行贿罪的司法认定

延伸阅读
  1. 生产销售伪劣防护产品和假劣药品的法律责任
  2.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从重处罚
  3. 法人无犯罪记录证明怎么开
  4. 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职责
  5. xx市交通局:对于原xx市交通局xx运管站站长吴xx受贿案件的检察建议

犯罪热门知识

  1. 贪污罪形式的分类
  2. 福利院虐待儿童老人的法律处罚
  3. 盗窃少量公私财物的法律处罚
  4. 刑事犯罪行为的状态及其法律后果
  5. 犯罪主体的定义及分类
  6. 从犯和共犯的判刑一样的是对的吗
  7. 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是怎样规定的,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