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污染事故罪的定义及要素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9
环境污染在我国日益成为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据1998年国际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报告表明,全球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依次为太原、米兰、北京、乌鲁木齐、墨西哥城、兰州、重庆、济南、石家庄、德黑兰。十大污染严重的城市中我国占据了7个,其中太原第一、北京第三。几年前,联合国进行一次空气污染网点监测,对10个城市颗粒物污染情况排序北京、上海、广州、沈阳、西安全都进入前10名。另一项对54个城市So2污染的排名上,以上5个城市进入前21名。在兰州,重工业集中的西区,房屋树木,甚至人的衣服是黑色的。一份报告中表明,中国532条主要河流中,有436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大口河流经的15个主要城市河段中,有13个河段水质严重污染。我国酸雨覆盖占国土面积30%以上,并呈蔓延之势,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酸雨区。酸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都有直接和潜在的危害。近年,南方酸雨危害尤为严重,广州、苏州、南昌、贵阳、重庆、柳州等,酸雨使瓜果被毁,大片水稻枯死。由此看来,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必须加大刑法保护环境功能。
一、重大污染事故罪的概念重大污染事故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对土地、水体、大气进行排放、倾倒或处置放射性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其他危险废物,导致严重环境污染事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等严重后果的行为。
二、重大污染事故罪的客体要素重大污染事故罪侵犯的是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污染物防治的管理制度。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环境是保护人们健康、确保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环境污染和破坏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
为了预防污染和保护环境,我国制定并修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条例》、《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放射防护条例》、《工业“三废”排放方式行标准》和《农药安全使用条例》等。
违反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构成犯罪行为即违反国家对污染物防治的管理制度。
重大污染事故罪的犯罪对象是危险废物,具体包括放射性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其他危险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