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企业面对反倾销应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反倾销法律知识

浅析中国企业面对反倾销应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02-18

 
34524
随着中国企业参与世界贸易的增多,中国产品的成本优势日益明显,在国际竞争中常处有利竞争地位,使得我国产品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对象。频繁的调查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出口贸易,使我国已成为世界反倾销最大受害国。由此,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如何应对反倾销就显得尤为重要,并详细阐述了我国企业应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中国企业反倾销对策

一、我国企业被反倾销的发展态势

1.对华反倾销诉讼的次数日益增多

近年来,西方国家对我国出口商品实施的反倾销诉讼和措施不断增加,对华反倾销的指控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仅2006年,国外对华大宗出口商品反倾销案件就达到了60余起,较2005年增长率达到37%。而在2007年上半年,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16起。

2.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

西方国家对危害或可能危害到本国竞争力差的产品都纳入了反倾销产品的范围。被诉产品从最初的轻工、纺织等传统商品,扩大到机械、鞋类、打火机、自行车、铅笔、箱包、刹车盘、彩电以及化工原料和农产品等4000多种商品。

3.征收反倾销税的税率明显提高

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征收的反倾销税税率非常高,征收幅度低则百分之十几,高则达百分之百甚至上千。例如,2006年12月,美国商务部对我国几家企业出口的冷冻及罐装暖水虾征收的反倾销税税率,最低的为27.9%,最高的为112.8%,而对越南征收的税率仅为4.1%至25.8%。面对如此高的税率,任何一家企业都难以承受,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将被迫完全退出该市场。

二、中国企业屡受反倾销之害的主要原因

中国出口商品屡遭国外反倾销指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分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

1.外因方面

欧美各国对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歧视观念根深蒂固。由于一些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企业存在误解和偏见,对我国使用“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待遇”,而在第三国参考价格的选取上又别有用心。这种歧视待遇使得中国商品更容易被认定为倾销。理论上应该选择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第三国作为替代国,但美国、日本、丹麦、智利、新加坡等发达国家都曾被选作中国的替代国。这样,我国很难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例如,2000年欧盟在对中国彩电倾销案的诉讼中,将新加坡作为中国的替代国。很明显,新加坡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生产和销售成本结构都与中国产品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将新加坡的正常价格与中国的出口价格相比较,必然会扭曲事实,使诉讼结果对我国企业非常不利。

延伸阅读
  1. 中国贸易救济措施:现状与问题
  2. 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现状
  3. 中国企业应对外国反倾销措施的应对措施
  4. 浙江省出台取消招商引资指标应对出口反倾销措施
  5. 台湾自行车企业着手应对欧盟反倾销措施

国际贸易热门知识

  1. 采购风险管理在企业供应链中的重要性
  2. 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影响
  3. 反倾销调查申请书的内容
  4. 自动进口许可证和非自动进口许可证的定义
  5. 关贸总协定中的贸易自由化原则
  6. 海关有独立的职权吗
  7. 海关是指什么哪个机关
国际贸易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